主页 > 热点

教育双减政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双减、双增)

忻华茂 2022-09-28 18:20:07 6476次 热点

双减,是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目标是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

一、教育双减政策是什么意思?

根据2021年7月24日国家正式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同时还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要点归纳:

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7.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8.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9.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10.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11.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2.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

13.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14.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15.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二、什么是双增政策?

教育部2021年10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在会上表示,为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双减”落实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校内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学生校外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

三、为什么要双减和双增?

一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给学生更多的在阳光下运动的时间,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

二是推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体验到劳动的价值。而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真正强起来,既是对过重课业负担的一个有效的抵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在阳光下运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得到全面的发展。体育和美育、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对视力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和顽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