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九品中正制是谁创立的(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什么)

浑运珹 2022-07-09 13:20:01 6376次 热点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采纳大臣陈群的建议而建立的。品是等第,依据士人家世的高低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九个品级;其中的状指的是关于士人的德行,才能的评价。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我国商周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度”,就是以出身和血统作为做官的依据,按照宗法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战国时期,出现了按照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军功越大所授爵位越高。

汉代武帝时期开始,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由地方推举孝顺、有才、有德的人才出来做官,或者由中央征招这样的人才。

九品中正制是谁创立的

曹魏建立后,吏部尚书陈群向曹丕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州郡推荐人才出来,人才分为九个档次,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不同档次授予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当初为国家选了一些人才,但是由于是举荐,就存在着推举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官。

长期下去,高官厚禄的地位被一些特权家族垄断,隔断了一般民众的上升通道,阶层逐渐固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官僚体系结构,某些世家大族世世代代做高官。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这个时期国家长期处在分裂中;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政治上九品中正制导致政治黑暗。

通观历史,古今中外,凡是按血统区分等级的时代都不是好时代。

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

九品中正制创立就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它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