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关系(玉帝和王母绯闻背后的真相)
资理全 • 2022-06-05 10:20:05 • 7286次 • 热点
民间的祭祀和道家的修行中,供奉玉帝是绝对避不开的,但按照阴阳调和的传统,似乎单单有位玉帝是不够的。于是,王母便在民俗和传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和玉皇大帝纠缠不清。坊间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时而将其视作母子,时而将其视作夫妻。
且不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就连牛郎织女的故事中也有王母娘娘出现。那么,关于玉帝和王母的绯闻,到底有着怎样的真相呢?这两位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在传统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往往和王母娘娘以夫妻的形象示人,在文人的笔记中更是出双入对的神仙眷侣,令凡人好不羡慕。但又有不少民间神话与庙宇壁画,不仅描绘出了天帝,更是将西王母当成了天帝的母亲。
在此,玉帝和王母的形象又被传说混淆:玉帝有了昊天上帝和天帝的外号,而王母则又多了西王母和娘娘的头衔。其实,就正统的民间信仰和道家神仙谱系来讲,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根本毫无关系,更别提什么夫妻和母子。那么,这对神仙眷侣是如何被民间百姓与文人书生硬生生凑到一起的呢?
神秘莫测的玉皇大帝
从现今的众多传说故事可见,玉皇大帝不但是统率三界的帝王,更是拥有无穷法力的神仙之首。其实,玉皇大帝是妥妥的道家信仰的产物,其形象的出现是比较晚近的。
但按照民间信仰来说,玉皇大帝的出身和历史渊源则颇为悠久。众所周知,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前,传统先民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春秋时期的孔子便对弟子强调,“子不语怪力乱神”!可见,朴素的先民很早便有了相对成熟的观念。话虽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先民们毫无信仰,只有日复一日的世俗生活。
传统信仰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夏商两代便有着诸如祖先崇拜、家族祭祀等仪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华夏文明日益拓展,但先民始终难以解释各色各样的复杂事物与阴晴不定的自然环境,所以便又诞生了对各种自然神的崇拜。
特别的,由于商朝尚且留存着上古的部落传统,所以迁都的盘庚与开拓疆土的武丁便成了商人的民族英雄,英雄信仰便也出现。但随着周人推翻商朝,为了不再重蹈商朝灭亡的覆辙,巩固对各部族的统治,便放弃了曾被普遍接受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终于,传统信仰突破了最原始朴素的祖先信仰,先民们逐渐有了“天“的观念。
由于“天帝”被认为可以掌控一切吉凶祸福,远远超越祖先,所以从周初开始,“天帝”就成了最高的信仰和神祇。之后,不论是记载列国歌谣的《诗经》还是规范礼制的《周礼》,都出现了“天帝”的信仰和崇拜。特别是周公制礼作乐后,人间的天子便和上天联系起来。
于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屈原便在《九歌》中记述了“东皇太一”的存在。之后,直到汉代,“东皇太一”都是先民对天的尊称,以及对“天帝”的别称。由于儒家在董仲舒的倡导下不断发展,使得汉代皇帝不得不通过将作为天帝化身的“东皇太一”时常供奉,以维护自身的天子地位。
无论是“太一”还是“天帝”,上天的权威始终不增衰减。但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中原本土的神仙谱系和宗教信仰被逐渐激活。故而,随着道家学说和道教组织的兴盛,“玉皇大帝”终于出现在了南朝道士陶弘景的书中。
在其《真灵位业图》中,“玉皇大帝”成了元始天尊的下属,自然没有后来的地位,仍属于“三清”的跟班。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的国姓与道家尊崇的始祖老子相同,所以为了攀亲戚、彰地位,李唐王朝便将道教崇奉为国教。因此,才有了日后的道士袁天罡等故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作为天子,但凡可以攀龙附凤到一个神仙亲戚,自然是不肯轻易放过的。毕竟,作为玉帝在人间的代言人,皇帝的尊崇地位自然要得到百姓们的认可。此外,一旦将慑服人心的神仙体系笼络到君主的手中,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更可以放心效忠,进而加强皇权的威严。
强大的李唐之后,孱弱的赵宋王朝也想借鉴,便虚构出了一位道教祖先“赵玄朗”。正因如此,前有宋真宗泰山封禅,后有宋徽宗的大肆崇奉道教,玉皇大帝取代了“东皇太一”,成了”天帝“的新名讳。所以,现今所留存的玉帝塑像和壁画中,其装束一般都是宋代样式。
横遭绯闻的王母娘娘
随着民间神话谱系的日益完整,至迟到明清时期,民间就已经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视作夫妻,并且以此为蓝本创作出了不少文学作品和道教经典。
坊间的流传中,王母娘娘掌管着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蟠桃,并且和玉帝生下了十个太阳(金乌)和七仙女,等等。但根据道教的神仙关系和神话谱系来说,其实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并无什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
据考证,王母的原型是西王母,早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西母”和“东母”的记载。至于后世平添的“娘娘“,大概率是因为百姓眼瞧着人间的皇帝有皇后陪伴,所以干脆就自作主张,给玉帝“相亲”,自然就有了娘娘的称呼。
但西王母的来由要比玉帝更早,其演变的脉络也更清晰。上古流传的《山海经》中便有对西王母的记载,是十足的凶神,掌管灾疫和刑罚。
正所谓“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鉴于西王母如此神秘和庄严,驾着马车西巡的周穆王还曾特意到昆仑山拜见西王母,此事在《竹书纪年》和《史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所以,根据后世对其人身豹尾的外貌描述,西王母更可能是上古华夏西陲的一个部落的女首领。
随着民间神仙形象的增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也就有了更多的素材。除了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外,《淮南子》中还记载有后世耳熟能详的“姮娥”故事(因避讳汉文帝刘恒,所以后世改为“嫦娥”)中赐给后羿不死药的西王母。
随着民间文学的发展,六朝小说的题材也越来越涉及广泛,其中便有汉武帝在七月七相会西王母的故事。直到宋代,西王母真正的“绯闻男友”终于出现:东王公。两位神仙共同掌管天地阴阳,开化得道的仙人。
到明清时期,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炙手可热,其中便有一位名唤龙吉公主的女仙,据其自称“乃是昊天上帝亲生,瑶池金母之女”,当然,昊天上帝便是玉皇大帝的原型,按照五行,西方属金,所以金母实际上就是王母。
这么看来,明清时代的人已然接受了两人夫妻这一事实。可见,随着后世的不断讹传,西王母逐渐和天帝结为夫妻,后来更是流传为:玉皇大帝和王母是夫妻,或是母子关系,实在是离奇。
结语
其实,传统社会之下,百姓普遍信仰繁杂,主要是出于实用目的,不仅三教九流均要烧香祈祷,即便是民间村头的黄鼠狼大仙都可以享受香火的供奉!说起来,王母是先秦时便已经勃兴的女神,而玉皇大帝的形象直到唐宋才真正出现,成为道教神话谱系中的尊神。
总之,玉皇大帝和王母的夫妻之实更多的是民间习惯,久而久之,因生产生活塑造的劳动人民终于逐渐塑造起了自己的信仰,玉帝和王母便是信仰的一串符号。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
根据盗墓笔记来看,西王母并没有获得长生。只不过在陨玉中保持最后一丝气息,一直沉睡下去罢了!西王母是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中,关于长生的核心人物之一。她一生都在追求长生,并且为此发明了三种方法来......
-
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如果不想在简历中透露太多,就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当面试现场面试官问到这个问题时,你可以说是因为结婚、家里有事、个人生病,或者说因为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家里等。...
-
蒙古人。柔然是今天的蒙古人。柔然是公元4世纪后期至6世纪中期,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一个部落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单于九律本部)是鲜卑的一个分支。...
-
“红军飞渡泸定桥”是红军长征故事。该故事讲述了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至此,守敌将桥板大部拆去,并在东桥头构筑工事封锁桥面。...
-
真实。其实四大名著里面的好多人,都是有历史的真实原型的。比如《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等人,都是真实人物。而《水浒传》中的108好汉虽然大多为虚构,但是确实有几个人是在历史上切切实实的存在过......
-
沙僧在入佛门之前,一直在流沙河为妖,在那儿过日子是非常凄苦的,便成日以吃过路的人为生,而唐僧,则是被他吃的对象,沙僧竟一连吃掉了九次唐僧,直到第十次,他才未能吃掉唐僧,而到了这次,沙僧拜......
-
1、根据材料特性来选;2、根据鱼体大小来选;3、认准正规厂家来选。最重要的是根据鱼的种类来选择鱼线的线号,若是要钓比较小的鱼,可以用1号以下的鱼线来钓。若是要钓比较大的鱼,则可以用1号以......
-
七绝圣手。王昌龄被称为“诗家天子”,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
分别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这十三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因此号称“十三朝古都”。但就是这样一个威名显赫的城市,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