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旗袍的由来和历史(旗袍的起源讲解)

公乐英 2022-04-22 17:20:13 5101次 热点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旧时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贤淑、典雅、性感、清丽,诠释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性情与气质。

旗袍是袍子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女装。旗袍始于清代,旗人妇女习惯穿长袍,故在“袍”上加一“旗”字,以此得名。

旗袍最初源于满族旗女之袍,是清宫历代沿袭的服饰,衣身宽大,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袍长至脚踝。作为只有八旗女性才能穿着的袍衣,旗袍自然拥有了显示身份的作用。

因此装饰繁缛就成了清代旗袍的一大特点,随着清代手工艺的日渐繁荣,旗袍的面料、装饰也越来越华丽和繁复。

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旗袍装饰的繁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有的旗袍完全被各种装饰、刺绣所淹没,以至于已经无法看清面料的最初样貌。

当时旗袍的主要装饰手法有镶、滚、嵌、补、贴、绣等工艺,多在领口、袖端及衣襟等处镶以花边。到清朝中后期,镶边和滚边等装饰越镶越阔,法时人称“大镶大滚”或“宽镶密滚”,少则一二道,多则十八道(即“十八镶”),衣面上也以彩绣越多为越时尚。

与汉族服饰相互融合是清朝旗袍的另一大特点。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可以窥见当时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而到了清朝后期,也出现了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风潮。

汉族女子自古以来就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而到了晚清,最基本的形式仍为上衣下裙或者上袄下裤,而满汉女性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为旗袍的演变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也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0)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