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热点

古代守陵具体是什么(古代守陵墓的妃子日常生活)

瑞涵衍 2022-04-19 11:20:19 5621次 热点

事死如事生,古代守陵宫女对待死去的皇帝要如同对待活人一样恭敬,不但要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为他们祈福、哭灵,还要为他们整理被子、准备食物、献上舞蹈,日子简直不要太悲惨!

实际上最悲惨的事情不是活人伺候活人,因为哪怕是太监这样地位卑贱的奴才也有逆袭的机会,活人伺候死人才是最为悲惨的一件事情,一辈子没有希望与奔头,与世隔绝直至死亡,而守陵人就是这样一群人。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皇陵中的守陵人是一群武艺高强、行踪不定的绝世高手,他们背负守护皇陵的重任,甘愿为此奉献一生。

实则不然,其实守陵人的身份远远没有那么高大上,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士兵以及犯过大错的皇子、大臣、后妃及其亲属,而题主中的“宫女”是个大概念,它不仅仅包括宫中伺候妃子的奴婢,还有那些放过大错或是没能孕育子嗣的妃子。

一旦被皇帝选为守陵人,那这些宫女们的生活就无比凄惨了。因为这意味着她们将被彻底抛弃,再也无法得到升职、受宠、受赏的机会,每天和那些子虚乌有的灵魂生活在一起,心里畏惧不说,还要承受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最可怕的是,很多宫女被派遣来守陵的时候只是个花季美少女,因为守陵的任务一辈子的青春美貌都被葬送于此,并且每天还要按照规定伺候尸骨早已深埋于地下的先皇,这样的生活远远不如那些被打入冷宫的妃子,甚至就连太监的奴仆生活也比不上。

唐朝诗人罗隐曾在《铜雀台》表示“只合当年伴君死,免教憔悴望西陵。”这是说宫女们宁愿在君王驾崩的时候为他们殉葬,也不愿在他们死后为其守陵,可见守陵是多么煎熬的一份工作。

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曾在《陵园妾》中说道: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

守陵的宫女虽然有着鲜花一般美艳动人的颜值,性命却如同叶子那样卑贱,往日余生只能独自一人呆在陵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老去,直至死亡。

来到这里的宫女,大多是争宠或政治斗争失败的后宫妃嫔,她们被栽赃陷害最后触怒龙颜,由太监押送于陵园中来。

当大门锁上的那一刻,她们的前途与希望也被锁住了,四周空无一人,只有茂密的植被、高高的围墙与沙沙作响的微风,这样环境凄清冷寂甚至是阴森恐怖。

花落花开尚有归途,而高墙中的宫女们却永无翻身之日。其实不仅仅是她们,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真正能得到宠幸的又有几人?剩下绝大部分人只能在高耸的宫墙内独守空房,了却余生,在某种程度上与守陵之人遭遇相似,如果能将她们集中在一起,或许彼此之间的孤独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守陵制度的前身是活人殉葬制度制度。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活人殉葬的情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殉制度已经非常普遍,吴王阖闾为了给女儿置办盛大的葬礼,甚至命人操作白鹤起舞引诱数百个无辜百姓来到陵墓,最后关上大门将他们全部活埋。

到了秦朝,人们普遍认为活人殉葬的制度太过残忍,便慢慢将其废除,可在汉朝时期,活人殉葬制度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宫女被派去守陵就是其具体表现。

守陵制度起于汉朝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后宫争斗非常残酷激烈。汉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独宠戚夫人,这让皇后吕雉非常不高兴,后者一直等待报复的机会。

后来刘邦驾崩,戚夫人失去最大的靠山,而以吕雉为首的吕氏家族独掌朝政大权,掌握着无数人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嫉妒心极强的吕雉为了报复被戚夫人夺宠,将她做成骇人听闻的“人彘”,同时命那些没能为刘邦孕育子嗣的遗妃前往陵园守陵,这也便是最早的宫女守陵案例。

吕雉开了宫女守陵的先河,汉朝其他皇帝争相模仿甚至进一步强化。例如有着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生前非常沉迷女人的美色,为此他大肆扩充后宫,哪怕一大把年纪也有无数美娇娘争相侍奉。

后来汉武帝去世,那些后宫中的美娇娘一个个成为寡妇,独守空房也就罢了,还要被派遣去守护皇陵,上路那一天后妃们的哭声响彻整个皇宫,着实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

与杨贵妃有着“燕黄肥瘦”之称的赵飞燕也是守陵制度的受害者。赵飞燕美艳动人,精通舞蹈,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汉成帝在世期间受尽了宠爱。

后来汉成帝去世,赵飞燕失去倚仗,很快就被贬为庶人,并且被命令前去看守陵园,收到诏令的当天赵飞燕便选择了自尽。赵飞燕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前往陵园守陵,可见守陵这一份工作有多么凄苦!

汉成帝还曾有个妃子名为班婕妤,本来很受宠爱,可后来半路杀出了赵飞燕姐妹,硬生生地夺走了汉成帝的宠爱。

为了避免被赵飞燕姐妹两人陷害,班婕妤甚至主动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太后,后来汉成帝驾崩,班婕妤就被派到陵园负责守陵工作,一直到她老死那一天。

班婕妤曾写了一首诗赋描述守陵的生活有多么难熬,其中一句是“永终死以为期,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东汉时期宫女守陵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只是宫斗中失败那一方会被派遣去首领,所有的“诸园贵人”都需要跟随皇帝的陵寝迁往陵园居住。

啥叫“诸园贵人”?对此《汉书·安帝纪》这样解释:

“谓宫人无子,守陵园也。”

也就是,“诸园贵人”是指那些没有怀上还在的妃子,可能是从来没得到先皇的宠幸,也可能是被宠幸的次数不够或者生育能力不强,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没能生出孩子的妃子下场凄凉,那生了孩子的妃子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吗?也不尽然!例如钩弋夫人,生前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儿子也被立为太子,结果后来汉武帝当心自己死后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于是勒令钩戈夫人自尽,可怜钩戈夫人没能享受一天皇太后的待遇便含恨离开人世。

为何守陵让那么多妃子谈之色变?它每天的工作要求是怎么样的?

一般而言,守陵宫女的工作有以下四项:

一、照顾亡魂的生活起居与祈福

妃子虽然来到陵园这偏僻凄冷的鬼地方,但是她们的身份没有改变,仍然是先帝的妃子。

既然是妃子,就要承担其照顾先帝生活起居的工作,哪怕后者早已变成亡魂。

所以每天早上的时候,这些妃子必须在以往相同的时间起来,为皇帝整理被褥,准备各种洗漱用品,并且将他们需要“享用”的食物摆好,仿佛皇帝仍然健在那般。

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她们必须秉持着神圣而虔诚的心理,不能因为先皇已经过世就敷衍了事,一旦被发现就会遭受非常残酷的惩罚。

做完这一些,妃子们又得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梳洗打扮得干干净净,然后来到大殿中为已经过世的先皇祈福。

具体过程是这些人排队来到皇陵前殿,然后一个个跪下来,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心中为先皇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希望福运能够跟随后者延续到下辈子。

《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曾这样描述守陵宫女的日常生活:

“凡诸帝升遐,宫人无子者悉遣诣陵供奉朝夕,具盥栉,治寝枕,事死如事生。”

按照制度要求,宫女对待已经死去的先帝必须如同对待活着的那般恭敬,这种虚无缥缈的精神信仰是造成她们生活悲惨的根源。

二、为仙帝亡魂献上舞蹈

既然古人认为皇帝死后灵魂还在,那自然不仅仅只是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还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比如享受妃子们的舞蹈侍奉。

所以,守陵的妃子们还必须穿上美丽的服装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亡魂翩翩起舞。最离谱的是她们舞蹈的时间段与持续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提前或者推迟都会被认为是对先帝亡魂的大不敬。

如果是一群人共同侍奉这个亡魂也就罢了,如果只是一个人守陵,那她们舞蹈跳得好或者坏都不会得到回应,每天在特定的时间做着相同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能快乐吗?

三、哭灵与歌唱

哭灵,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痛哭流涕来表达对已经逝去的先皇的哀思之情,哭得越悲伤痛苦这份信仰就越虔诚。

除此之外,妃子们每天还必须给先帝歌唱,歌颂后者的功德,表达她们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哪怕有妃子因为歌唱时间过长而哑了嗓子,她们也不敢放弃每天固定的歌唱任务,一旦被发现将吃不了兜着走。

四、参加祭祀活动

以上三项工作都是日常任务,而参加祭祀活动则是则分为三种,一种是每天都要进行的日祭,既到殿前为先帝亡魂提供食物,另一种是每个月前往庙宇的月祭活动,还有一种是每个季度前往便殿进行的季度祭活动。

时间间隔周期的不同,祭祀活动的重要性也有所差异。日祭每天都要进行,频率最高但是重要性相对较低;月祭频率相对低一些,所以重要性也就高一些,妃子们必须将皇帝生前的衣物从宫殿中“请”出来,然后带到庙宇祭拜。

季度祭频率最低,但重要性最高,守陵妃子们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各样繁琐的制度,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上面我们能看到,古代守陵的宫女(妃子)生活有多么悲惨,孤独寂寞空虚冷也就罢了,每天还要仔细打扮伺候那早已不复存在的先帝亡魂,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是很多人都无法承受的,所以赵飞燕才会在得知自己被贬去守陵当天就选择自尽。

(1)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oplearningteam@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